欢迎进入mile米乐m6 (中国)官方网站 - IOS通用版|手机app官方网站!

咨询热线:13594780189

mile米乐大学“教育思想”讨论中的“教育常识”

发布时间:2024-01-03 02:50:36

  mile米乐无疑,任何一种真正有价值的思想,恐怕是很难在行政组织的式的讨论中产生。所以轰轰烈烈的本科评估席卷而来的,是各个高校层面的同样轰轰烈烈的所谓“教育思想”的讨论。教育者,在中国现在是社会关注度最大而问题最多的领域之一。无论是政界、还是学界,当然包括更多的利益相关者和公议者,各有所论。但很多时候的讨论,笔者以为,都是基于常识不清的“热闹”。所以,写小文一篇。

  时下进行“教育思想”大讨论,其主观目的无疑是积极的、向上的。但我自己以为,无论对于教育思想或者方法、途径、创新等各方面进行讨论,我们必须先追本溯源,回归到最基础的问题、并且可以在这个最基础的问题上取得共识的前提下,我们才有可能进一步对于教育思想或者方式等进行创新和思考。这个最基本的问题就是:教育何为?或者说教育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为什么需要教育?(在这里主要是指高等教育)——我们只有在这个最基本的问题上取得了相当的共识,才能进行深一步的探讨。

  作为与家庭、宗教、政治和经济一样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并对人类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社会设置的教育(社会学术语,指组织起来以满足一个社会的基本需要的相对稳定的社会结构丛),无论是对个人的社会化和发展、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对于国家人力资本的积累等各方面都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和价值。社会学的功能主义的观点认为,教育主要有五个主要的社会功能:社会化、社会控制、筛选和分配、对外来人员的同化作用以及导致社会革新和变迁。

  当然,作为教育设置的正式组织和高级阶段,大学高等教育对于社会和个人的价值和功能除了以上的普遍意义上的功能外,还有着自身不可替代的价值(其实功能主义的观点本身就带有英国所特有的功利主义的色彩,而遭到批评)。这一点在高等教育研究中已经阐释得非常透彻,比如知识传承和创新等。这里就不再赘述。但无疑,我们的高等教育的目的和功能,在很多人那里还是不清晰的。并且,无庸讳言,过分的行政化已经严重的影响了高等教育功能的正常履行,这是值得我们国家和所有从事高等教育工作和研究的人员深思的一个问题。

  中国的高等教育,从1956年院系大调整后,出于为“国家建设事业”培养人才的直接的、功利的目的代替了高等教育的自身的内在的价值和功能——那就是以人为目的的全方位的培养,而非单纯培养具有某种机能从事某项社会分工的“技术人”。看当今每个大学都在“与市场接轨”,都在上级教育主观部门的压力下追求学生的“高就业率”,这就是我们高等教育的目的麼?现在的高校,行政化衙门化分外严重、教师奴才化和工具化、学生玩世不恭和急功近利化、知识以及知识价值空前贬值和低落——这样的一种状态,会是一个企图进行“大国崛起”历程中的伟大民族的希望图景吗?能够支撑一个国家进行“大国崛起”吗?估计没有人能够给出一个响亮的肯定回答。

  清华大学前校长梅贻琦先生曾有一句广为流传颇为深刻的话: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有大师之谓也。那么,我们要问的是,何为大师?放在现实的高等教育的语境中,我们要问:何为名师?甚至再低一级,何为好的老师?

  何为好的老师或者名师何为?我想就评价主体而言至少有三种观点:第一种是学校或者相关主管部门认为的好的老师就是好的老师;第二种既能有效传播知识同时又被学生认为是好的老师,就是好的老师;第三种是在不引起学生过分对于授课老师的注意的前提下,最有效的达到教育效果的老师就是好的老师。无疑这三种观点有融合的地方,但肯定也存在矛盾和冲突的地方。一般而言,第二种无疑是学生和学校都欢迎的老师,但现实的评价倾向有可能与此偏离,并且可能导致对第三类老师的否定和排挤,这一点我们必须谨防。

  一个好的老师,我觉得有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教学技巧和方法的层面;第二个层面是教学知识和内容的层面;第三个层面是教学风度、境界和精神的层面。其实,即使对于第一个层面,很多老师的掌握也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师范类毕业和人文社科类的老师相对具有比较优势;至于第二个层面,在一个信息网络化和知识爆炸化的时代,一个老师需要并且必须不断学习、终生学习,才能保证教学知识和内容层面的技能。至于第三个层次,我觉得只有大师级的教师才能达到,但普通老师可以为之努力和学习。

  并且,对于已经认定的大师,我觉得,教育始终是一个充满艺术特色和个人色彩的活动,虽然有些共同的规律和方式,但对于任何他人的无论多么杰出或者优秀的教育技巧,都必须是结合教师自身个人的特色和功底而进行吸收。否则只会导致邯郸学步,其结果只会是缘木求鱼。

  教育的主体和对象是学生,无论是抽象意义上和具体意义上的学生,教育职责的履行和目标的实现都必须通过对学生发挥功能而实现。因此,学生无疑是在高等教育体系和活动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mile米乐。

  传统的中学阶段的教学方式,主要是基于应试考试而形成的灌输式的教学,已经为广大国人和学生所诟病。在高等教育阶段,老师的地位和角色无疑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从教学方式来看,灌输式的教学为启发式的教学取代、单向度的教学已经为双向交流的方式取代、单纯知识传授性的教学为知识传授兼学习方式的教学取代。总而言之,在高等教育活动和机制中,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已经并且需要得到积极的彰显。

  “学生本位”的思想得到积极的、广泛的推崇和传播,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和对象的内涵已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mile米乐。在一个就业市场化和教育投资化的时代,学生的学习直接与市场化的职业安置联系。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而言,学生是高等教育活动的“主人翁”。

  主人翁的地位需要学生以一种主人翁的心态、方式和态度进行学习,或者在教师的指导之下进入高等教育的学生必须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能动性,能够对于自身的学习、教育有一个清晰的定位和认识mile米乐,有一个理性的行为和取向——这样才能不负“主人翁”的地位。但现实的学生的状况,让人不敢太乐观。

  所以,我以为无论如此进行教育思想的转变和讨论,对于接受教育的学生而言,虽然“师道尊严、万世师表”自然是古老陈旧的思想应该抛弃,但具体而言的老师的教学的指导和教育作用、精神而言的老师的价值和尊严还是必须得到承认和维护的。毕竟,在任何时代,知识的接受和学习本身就不是一门轻松的事情,不是娱乐,古代的“头悬梁、锥刺股”的学习精神不再值得提倡的时代,教育的规制和严格管理是与很多学生自以为的娱乐化的学习倾向与思路是相矛盾的——无论一个社会怎么娱乐化怎么喧嚣,学习始终不是一件太娱乐的事情,而师道尊严的教师的要求还是值得尊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