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mile米乐m6 (中国)官方网站 - IOS通用版|手机app官方网站!

咨询热线:13594780189

mile米乐李镇西:用常识擦亮教育

发布时间:2023-12-27 01:15:32

  mile米乐李镇西老师结合自身40多年的教学经验,在读完李政涛教授的《教育常识》之后,写下了本文,以期重新呼唤起教师们对教育常识的思考。

  一切卓越的教师,无一不是具备理性思维并拥有理论素养的教育者——无一例外。凡是想由普通走向优秀,由优秀走向卓越,最后达到真正幸福境界的教师,教育理论是绕不过去高峰。

  当然,我们这里所说的“理论”显然是来自实践又高于生活的思想结晶,而且对科学理论的表达又是朴素平易的,至少让一线教师一读就懂,并很自然地想到自己的课堂,进而产生共鸣。

  作者李政涛,既有中学从教的实践,又有高校研究的经历,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作为教育专业的教授、博导,他与一线中小学课堂始终保持密切的联系,先后听了五千多节课。所以他的思考全部来自课堂,因此他的思想能够照亮校园。这让他这本《教育常识》有别于其他纯理论的学术专著。其实那样的书,李政涛同样能够写得出来,但《教育常识》首先是为一线中小学教师而写的。

  坦率而略有些不谦虚地说,本书的所有观点对我来说,都不新鲜,因为政涛说的这些常识,对我来说,的确是常识。这倒不是说我到达了李政涛教授那样的“博士生导师”高度,而是因为我毕竟从教四十年,这四十年的教育生活、课堂体验以及大大小小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足以让我明白这些教育常识。

  正因为我是以丰富的实践为“前理解”背景来读这本书的,所以更多的时候,我不是受启发,而是被感动。因为我从政涛的每一句话中读到了我的教育,我想到了我的课堂,我的班级,我的学生,我的青春以及令我热泪盈眶的故事还有令我羞愧不已的教训。

  我在读的过程中,曾给政涛发了一条微信:“我的教育故事可以作为你《教育常识》的论据,或者说,我俩互相印证。”

  我这样说,丝毫没有贬低该书的价值。恰恰相反,我认为这本谈教育常识的书,对广大教育者特别是一线教师来说,有着特别的意义。

  因为现在相当一部分教师,已经忘记了教育常识,比如,教育的目的,这应该是一个极为常识性的问题了吧?那么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而存在呢?或者我们将这个问题换个说法提出来:孩子为什么而学?老师为什么而教?

  对许多家长、孩子,以及教师来说,这个问题的答案不是明摆着的吗——读小学是为了上一个好的初中,读初中是为了考上重点高中,考上重点高中是为了考上名牌大学!

  那如果继续问:这一路读上来,又是为了什么呢?名牌大学硕士毕业博士毕业又是为了什么呢?答案依然很明确:“为了孩子好就业以及高收入啊!”即为了孩子的美好前途和幸福生活。而从国家的宏观层面看,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国家建设人才”。

  这就是相当一部分教师、家长已经被他们影响的孩子心目中关于“教育为什么”的“常识”。在这“常识”的指导下,教师教学就是教考,学生学习就是刷题;而所有学生从小学阶段开始就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生,而一律成了“考生”。而这一切都是在遵循一个“常识”:读书就是为了考大学,为了找工作,而教师就是为学生实现这个目的而服务。“如果我不这样教,就无法提高学生的升学率。”教师总是这样想;“如果我不这样学,我就没法考上更好的学校。”学生总是这样想。

  然而人们很少意识到mile米乐,按照如此“常识”的逻辑,人必然失去了作为人的自己,而成了工具,不但成了国家发展建设的工具,也了自己的工具。

  我们当然必须承认,作为马克思所说的“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的人,不可能没有社会性所要求的“工具功能”。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程度上担负着“工具”的功能:工人做工、农民种地、士兵卫国、教师育人、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建设者的学习……这是任何一个社会人所必须承担的义务。

  但人类一切积极的所为,最终极目的还是为了人本身的生长、发展和幸福。尤其是儿童以及青少年。求学的目的当然有“就业”“收入”的功利性,这是为了保证一个人有基本或者比较体面的生活甚至生存条件,但如果这一功利在受教育阶段被无限扩大,以至挤压掉了教育的其他功能,那么实现这一功利的代价很可能是孩子童年少年和青年时代本来应有的幸福,而失去了这一幸福,其终生幸福也就无从谈起;更可怕的是,就算孩子最终以万众瞩目的“学霸”身份毕业于顶尖级的世界名校,拿到了高学位,找到了令人羡慕的好工作,但他本来应有的丰富而又健康的心灵却已经枯萎,他的精神生命已经衰竭,他并不幸福。

  虽然就百分比而言,这样的不幸者还是极个别,但为功利而学习并不能带来必然的幸福,这已经被越来越多残酷事实所证明。

  可见,把教育的目的仅仅定位于考大学、找工作,从根本上上说,是违背人性的。而违背人性的教育,则是违反常识的。

  教育常识的原点,就是人性常识,也就是对人的天性的认识。在德国教育家第其多惠看来,“教学必须符合人的天性及其发展的规律”。不符合或者无视人的天性的教育常识,是没有根基的教育常识。

  要获得合理的教育常识,前提是知晓有关人的常识。“如果教育学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须首先也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乌申斯基的这番话同样适用于教育。教育既然是直面人、发展人的事业,那么,不懂得人,就不懂得教育。

  既然“教育常识的根源是人性常识”,那么,“每个人都是宇宙间的独一无二”这就决定了教育的独一无二,因此,“人的独一无二,既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终点。”

  既然“人始终是未完成的”,那么mile米乐,“人的生命因而始终是面向未来的,处于绵绵不绝的生成之中,直到生命的终了。”而不是考上大学、找到工作,一个人的教育便停止了。“人就是这样的存在:始终保持未完成的状态,总是带着已成的可能性,走向新的可能性。这就是‘终身教育’背后的人性常识。”

  既然“人只能自己去活着”,那么,“教育,不是替代学生选择、替代学生思考,而是赋予学生选择和思考的能力。对于作为生命存在的个体学生而言,教育唯一能做的,不是替代他活着,而是促使他拥有更好的‘自己去活着’的能力。”因此,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便成为一条基本的教育常识。

  既然“儿童的生长需要自有节律”,那么,“任何违背人的需要因而违背人性的管理和教育,都可能会带来失败。”教育必须尊重儿童生长的阶段性特征,便成为一条重要原则,或者说“常识”。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对于绝大多数儿童而言,教育,并不是一个适合跨越式发展的事业。”

  此外,“教育不是雕刻,而是唤醒”“教育的眼光即生长的眼光”“教育立场即学生立场”“教育是需要悲悯、耐心和从容的事业”“教育是衡量好社会的尺度”“为每个孩子创造合适的教育”……这些命题看上去都没什么“新意”,但它们都是非常朴素的教育常识,是被许多人遗忘已久的教育真理。

  在许多“理论家”热衷于“发明”了什么,“创新”了什么,“突破”了什么,“超越”了什么,“颠覆”了什么的浮躁时代,李政涛却从容冷静地用常识擦亮教育,让久违的教育常识回到校园,回到课堂,回到师生关系之中,我认为这是《教育常识》一书对于今天中国教育和广大一线教师最大的价值。

  说李政涛只是简单地重复众所周知的常识,也不准确。虽然他的确说的都是常事,但他在介绍这些常识时,却带上了自己别样的理解。

  比如,李政涛说:“为每个孩子创造适合的教育”。这句话猛一看,是了无新意的常识。不就是孔子所说的“因材施教”吗?王守仁也说过:“因人而施之,教也,各成其材矣,而同归于善。”

  但仔细看,李政涛这句话的重点,是“创造适合的教育”,而不是一般人所认为的,为每个孩子“提供”合适的教育。由“提供”到“创造”,这是李政涛对“因材施教”的独特理解。

  每个人接受的教育,不是教育者给予他的,仿佛针对这个孩子的教育方式早已预备妥当,早已存在于教育方法的武器库里,教育者只需在仓库中取来一用即可。

  教育方法,不是一个可以随意套用的模子,不是能够信手拈来的已成之物。适合于每个学生的教育方法,都是未成的,是在教师和学生交往的过程中创造生成的。适合每个孩子的方法,都是量身定做的。

  所谓“教育创造”,就是为每个孩子创造出适合他的教育,让每个孩子走出家园、校园之后,按照其各自的天赋、兴趣、需要和能力,各就各位、各得其所,走出属于他自己的道路,活出本应只属于“这个人”的幸福生活。

  我特别欣赏李政涛所说的,适合每个孩子的教育,“是在教师和学生交往的过程中创造生成的”,即好的方法总是在师生关系中被“发现”、被“调试”、被“探索”出来,它是师生在彼此磨合、互相适应的一起生活中的共同创造。

  又比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也是一条几乎成为套话的教育常识,但这句话中“爱”的真正含义是什么?李政涛将教育之爱分为情感之爱和理性之爱,他认为:“最理想的教育之爱,是有情感之爱作为基础的理性之爱。这样的爱,具有改变人和发展人的教育理论mile米乐。”只有在这个意义上谈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句话才具有真理性。

  再比如,“把课堂还给学生”这也是一个教育常识,因为任何学习都得从学生出发,最后还得回到学生,虽然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但毕竟还是学生自己的事。但“课堂”如何才能“还给学生”?李政涛的理解非常具体——第一,把提问权还给学生。第二,把质疑权还给学生。第三,把评价权还给学生。第四,把工具权还给学生。第五,把总结权还给学生。而这一切的最终目的,“是把学生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对常识的别样理解,让《教育常识》避免了重复别人的“老生常谈”,而成为一本富有新意的书。

  对常识朴素平易而又充满感情且不乏诗意的表达,是《教育常识》的又一特色,或者说,叫“亮点”。

  作为事业的教育,本来就应该是安静的。教育是一项静悄悄的事业:静悄悄而校园,静悄悄的课堂,静悄悄的生长,静悄悄的教育,是教育本来应有的原貌。

  本书所讲的教育常识,首先是作者自己眼中的教育常识,它绝非教育常识的全部。作者期待通过对教育常识的追问,唤醒对常识的尊重和敬畏。让教师们认识到教育常识的原点就是人性常识,是对人的天性的认识。期待与本书结缘的读者,在阅读此书的过程中,能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质疑,并在实践中完成对自我的建构。

  继《自己培养自己》出版后,本书是作者进一步思考的成果——教师如何实现自我超越?

  全书围绕“观念”“超越”“心境”“幸福”“智慧”“呼吁”“建言”等关键词呈现,提出了诸如教育要有儿童视角、“人”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等观点,值得广大中小学教师细细研读。本书可读性强,是教师专业进阶之路上不可缺少的案头书